登录

EPC总承包项目管理模式的实践应用研究

目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建筑业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集成化、信息化、专业化的管理模式必将成为我国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EPC工程总承包模式的特点就能够满足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内在需求。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及住建部等政府相关部门出台的相关政策均对建筑业组织结构调整做了规划,并强调严格把控建筑市场的清出和准入,大力推行工程总承包模式。此后,地方政府部门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努力推行EPC工程总承包模式。广西、四川、湖北等多省相继印发了关于推行工程总承包模式的意见,都强调了EPC工程总承包将逐步成为我国乃至国际工程建设市场的主流管理模式,必须要做好工程总承包的推广及应用。大力推进并实施EPC总承包模式,有利于我国建筑企业管理能力提升,对我国建筑企业通往国际建筑市场揽接国际工程项目,以及我国“一带一路”的发展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EPC承包模式的特点

1. EPC模式的优点

1)集成化

在传统管理模式中,由于设计、施工以及运营等项目参建单位没有一个统一的管理平台,导致管理脱节,由于责权利等界面管理问题导致的扯皮现象经常发生,严重影响工程的正常开展。EPC总承包管理模式实现了设计、采购、施工的工程建设集成化管理,使得责权利统一、利益共享。比如总承包单位在设计阶段就会充分考虑采购、施工要求,达到管理目标的协调统一。

2)信息化

在传统管理模式中,各参建单位缺乏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导致各参与方的信息不对称。目前,随着BIM技术的蓬勃发展,也有各单位、各阶段、各专业使用的BIM软件不尽相同,导致信息不统一、数据不能够有效对接。实施EPC模式,可实施项目全寿命期的BIM可视化管理,各阶段、各专业模型信息有效对接利用,真正实现信息集成化,管理智能化。

3)专业化

EPC模式要求总承包商拥有较高的经验信誉、财务融资能力以及技术和管理水平,所以承包商可为业主提供更加专业化服务。如在BIM应用方面,承包商可构建各专业模型,在设计阶段可应用模型进行碰撞冲突检查、设计优化、方案比选;在施工阶段可应用模型进行施工模拟、资源管理、安全预警等;在运营阶段也可应用模型快速检修、检测维护。

2. EPC模式的缺点

1)风险分担不均

EPC承包模式下的风险大部分由承包商来承担,因此承包商的报价会很高。

2)合同价格不确定性

在招标阶段,没有完整的设计图纸,所以投标报价依据不统一,合同价格也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3)承包商要求索赔困难

EPC承包大部分都用固定总价合同,所以变更索赔较为困难。


二、EPC管理模式的应用现状问题

1. EPC总承包企业组织结构不完善

由于承担EPC总承包业务需要涉及到更多的业务范围及领域,对于传统单一型企业而言,在自身领域以外的方面实力还非常薄弱。部分大型施工企业内部即使设有成熟的设计机构,但由于其企业组织管理形式、内部协调能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很难有效整合企业内部资源。所以承担EPC项目的总承包企业需要具有较强的技术与管理能力,而企业自身能力的限制,使之不能承担起完成工程建设环节全部工作的重任。

2. 管理制度不统一

1)招标方法不统一

由于EPC项目对总承包商的信誉、资金、技术以及管理能力要求较高,所以在现行的相关招投标等法律法规范畴下,公开公平地选到信誉好、实力强的总承包商,并与其充分达成一致意见比较困难。另外,按照有关法律规定,EPC模式下的分包阶段,还是有很多项目要履行招投标的手续,这使得总承包商的一些工作进一步受到了约束,EPC模式再次受到抑制。此外,招标过程中涉及到的很多审批手续由于没有相关政策依据,也会导致招标程序审批受阻。

2)优化设计不积极

其一,优化设计动力缺乏。优化设计为工程节约了一些不必要的成本,可以增加利润,加快施工进度,同时施工单位、设计单位、业主等都承担着相应的风险和一定的工作量。在实践过程中,各方当事人很难达成利益分配方案的共识,从而使得优化设计缺乏动力。其二,设计单位的技术权威受到质疑。在EPC承包模式下,由于设计、施工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对于设计变更,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可能就开始怀疑设计单位技术的权威性,认为设计单位提出设计变更多的是想要降低成本,这就使得设计变更更难通过。

3)风险分担不均

由于EPC总承包模式是施工、设计、采购一体化,所以一旦设计出错或者其它费用增加都会导致工程费用增多或工期拖延,这些风险都由承包商来承担。所以在EPC总承包模式下,风险的分担过于集中。

3. EPC模式合同管理不标准

由于EPC总承包合同具有规模大、周期长、涉及层面较多、合同额固定以及风险系数高等特点,所以EPC项目的合同管理非常重要。我国EPC总承包模式发展及推广应用并不完善,而且还面临着与国际大公司的各种竞争,所以对EPC总承包模式的合同管理需要重视。目前,面临的问题主要有:

1)合同文本不规范

EPC总承包虽然在国内已引进多年,但是发展及推广相对缓慢。出台的EPC总承包合同示范文本还没有广泛应用,部分业主采用自制合同来进行签约。

2)违法分包、转包条件不明确

目前,由于我国施工企业自身能力的限制,使多数企业不能完全承担起工程建设环节全部工作的重任。在工程实践中,部分总承包商获得工程后,都要再分包。如合同中分包条件不明确,将部分工程分包给能力较差的承包商来,容易对工程的质量造成重大的影响。

3)合同范围界限不清楚

EPC合同模式下,前期的规划是由业主来完成的,这样就很容易造成合同范围界定的模糊,造成双方意见不一致,发生冲突。

4)缺乏专业的合同管理人才

EPC模式的合同范围广、较专业、内容较多,所以需要具有非常高的专业技术,懂得法律知识,熟悉并能熟练应用工程方面知识的人才。而由于全面的高级管理人才的匮乏,也对EPC模式的推广受到限制。

4. 业主信息不对称

在招标过程中,有一些总承包商为了增加自己中标的可能性,会报出非常低的承包价格。由于业主能力有限,收集到承包商的信息不足,而选择了错误的承包商。而那些被选择的承包商,可能会冒着道德风险开始以次充好,偷工减料来谋取更多的利益,从而形成一些“豆腐渣工程”。


 三、EPC存在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

EPC被广泛应用,但是还是存在以上甚至更多的问题,从目前来看EPC会存在这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 EPC项目自身的特点

众所周知,EPC模式需要很强的专业技术知识,再加上其投资金额较高,管理难度颇大的特点。而且业主在选择承包商的时候除了要考虑到EPC自身的特点,还要考虑到承包商的技术、资质、信誉等问题,这使得业主想要找到一个符合条件的承包商就变得更加困难。

2. 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根据一些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许多项目要求强制性公开招标,这对于选择EPC承包模式的业主来说,选到自己信任且符合要求的承包商,可能困难。如果最终失去了业主选择的本意,容易使得EPC的推行陷入困境。政府在相关政策方面,还需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支持EPC总承包模式的发展。

3. 信息的局限性

在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任何一个事务都在迅速变化。在EPC总承包模式下,业主虽然很明确自己的设计意图,但是由于业主不参与设计、施工,而是由一些专业人士来操作,可能造成工程的偏离。


四、EPC模式的管理对策

EPC总承包模式在工程项目建设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扮演角色的不断重要,我们就要解决EPC总承包模式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

1. 健全EPC管理模式的法律法规

目前由于EPC模式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导致EPC管理模式推广受阻。因此,各级政府及企业应加强落实国家有关的政策,政府要进一步完善和健全EPC模式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保证EPC模式应用中的问题都有法可依,有规可循。

2. 提升总承包企业的能力水平

1)加强企业组织创新

EPC总承包项目的管理体系相对复杂,组织机构层次多,所以EPC项目对企业的规模、组织结构及管理人员的要求都较高。我国设计、咨询、施工等企业都可通过自身业务拓展、企业兼并重组等方式,完善组织结构,提升企业资质,加强企业信誉,并建立EPC项目管理部,去承接EPC项目,在工程施工和项目管理的实践中培养高级复杂的项目管理人才,从而提升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

2)加强合同风险管理

目前,我国的EPC总承包商对合同管理的重视程度还不够,主要表现在对合同风险预测和防范意识不足,措施方法不规范。由于EPC合同模式的特殊性,就要求EPC承包商必须要具有精湛的法律知识和方法对合同进行管理。在合同风险管理中,首先对于与业主的合同管理,承包商要充分了解业主的意图,厘清业主和承包商各自的风险事件,合同中写明双方在工程项目中应分别承担的工作。此外,由于EPC总承包项目一般才有固定总价合同模式,所以EPC总承包商在投标报价时不仅要充分评估自身企业的实力,还要全面了解清楚业主对项目的具体要求以及使用单位对项目、设备的性能参数,并调研清楚分包商、供应商的分包工程的报价信息。在分包合同管理中,EPC承包商除了应对分包工程范围划定清楚外,对分包合同的边界条件也要界定清楚,并在分包合同中进行合理的风险转移。

3. 做好设计管理工作

由于EPC项目中的设计(Engineering)对项目成功的影响达75%左右,所以EPC承包商应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并全面理解业主的要求,充分做好设计管理工作,从而为项目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设计完成后,双方可聘请独立的设计评估咨询单位,对设计成果专门进行价值工程的评审,从而进一步优化设计,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前提下从根本上节约建造成本,避免频繁的设计变更甚至现场返工等建造过程浪费现象的出现。

4. 推进BIM在EPC模式中的应用

工程总承包的核心优势实际就是将专业技术能力和项目管理水平深度融合,使得总承包商能够有效利用其专业优势和管理上协调、控制经验,保证项目实现计划目标。所以建筑市场工程建设组织方式必然由传统的承发包模式向工程总承包模式转变。对于EPC总承包,更需要承包商具有较高的协同设计、协同施工以及协同管理能力,而随着BIM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技术的发展应用,以及BIM可视化、参数化、信息传递快捷等特点,通过集成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内的全部信息,便可提供各方协同工作平台,实现工程项目的智能建造与管理,从而有效推动EPC总承包模式的落地应用。所以将BIM技术深度应用于EPC项目中,建立基于BIM技术的工程总承包智能项目管理平台,实现承包商技术与管理深度融合的信息化管理以及设计、采购、施工的协同管理,是EPC模式推广应用的核心优势。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以及“一带一路”的不断拓展,激烈的竞争使企业的组织者不断需寻求扩大自身的经营战略。目前对于设计、咨询以及施工企业来说,承担EPC项目无疑是对自己管理水平的一项挑战,这里既充满了高风险,也同样充满高收益机遇。如果一个承包商能够科学地将技术与管理深度融合,就能够在EPC总承包这片市场上占据领先。面临工程建设组织方式变革的机遇与挑战,我国政府正在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同时EPC总承包也应不断提升自身企业的技术、组织以及合同管理能力,并将BIM技术深入应用到EPC项目管理模式中。

 

 


上一篇:产业链长制怎么干?最新的全国学习指南来了~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