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方债务风险化解与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的双重压力下,城投公司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战略重构。
作为地方政府投融资体系的核心载体,传统城投长期依赖土地财政和信用背书的发展模式遭遇严峻挑战;与此同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推动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国务院35号文更将隐性债务化解列为地方政府核心任务。
在此背景下,以金融业务为突破口、转型为金控或类金融集团的产融结合探索,正在重塑城投行业的生态图谱——从长三角到珠三角,从省会城市到区县平台,设立产业基金、布局融资租赁、试水商业保理等创新实践层出不穷。
城投公司布局金融赛道的方向
01产融结合型 以产业投资为核心,通过设立产业基金或直投项目,实现业务多元化。 1、产业投资基金 与政府引导基金、社会资本合作成立产业基金,重点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合肥产投集团通过美元债融资支持半导体、新能源等产业项目。 2、市场化股权投资 参控股地方国企或新兴产业企业,提升资产收益。哈尔滨投资集团控股江海证券,并通过参股农商行、信托公司实现金融业务协同。 3、资本运作与并购重组 通过并购重组盘活低效资产,例如青岛城投参与僵尸企业债务重组,激活不良资产价值。
02服务主业型 围绕城投主业延伸金融服务,提升产业链协同效应。 1、供应链金融 依托城投基建项目,搭建区域性供应链金融平台,为中小供应商提供应收账款融资、保理等产品,解决产业链资金周转问题。 2、融资租赁与商票业务 通过售后回租模式盘活非公益性资产,或利用商业承兑汇票优化短期资金周转。 03综合金融服务型 城投公司通过参股、控股或整合区域金融资源,构建综合性金融平台,形成“产融结合”的生态体系。 1、参控股金融机构 通过控股或参股银行、证券、保险、信托、融资租赁等金融机构,打造区域金控平台。例如,天津泰达控股整合渤海银行、北方信托等资源,形成金融全牌照布局。 2、类金融子公司设立 设立融资担保、小额贷款、商业保理等类金融子公司,为中小企业和产业链提供金融服务。青岛城投通过城乡担保公司创新“银担通”等产品,支持小微企业和“三农”融资。 3、资本招商与股权投资 利用产业基金吸引社会资本,推动地方产业升级。例如,青岛城投设立半导体产业基金,引入矽力杰等高科技企业,助力区域经济转型。 城投公司布局金融赛道的可行性
01政策导向明确
中央“一揽子化债方案”及“35号文”等政策文件明确要求城投公司剥离政府融资职能,推动市场化转型。 分类监管框架下,城投公司通过转型为“市场化经营主体”可突破新增融资限制,金融业务成为培育造血能力的关键路径。
02区域经济发展需求 城镇化进程与产业升级催生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青岛城投通过“产融e贷”平台为小微企业提供200亿元资金支持,覆盖24条重点产业链,凸显金融业务对实体经济的适配性。 03产业协同优势 城投公司在传统基建领域积累的产业链资源,为金融业务提供场景化入口。例如,青岛城投通过“暖心贷”产品锁定热电行业供应链,形成生物质燃料融资闭环,年放款超2200万元。此类业务既降低风控成本,又实现产融深度绑定。
04资源整合能力优势
城投公司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可依托政府背景和区域资源,通过整合地方金融资产(如参股银行、设立担保公司)形成协同效应,进而发展金融业务,转型为金控或类金融集团。 城投公司布局金融赛道的挑战
01金融牌照获取困难 金融牌照是开展核心金融业务的关键,但由于监管部门对金融牌照的发放较为严格,使得金融牌照的获取难度较大。多数城投在转型后仅能整合小贷、担保、融资租赁等低门槛类金融业务,难以形成全牌照优势,导致业务范围受限、市场竞争力不足。 02金融专业能力与人才短板 一是缺乏市场化运营经验,城投公司传统业务以基建投融资为主,缺乏金融产品设计、风险定价、资产证券化等核心能力,多数城投公司仅能通过参股金融机构布局金融业务,但实际控制力弱,难以实现协同效应;二是人才储备不足,金融业务需要专业化团队支持,但城投公司内部多由政府背景人员主导,缺乏金融投资、风险管理等领域的高端人才。 03风险管理挑战 金融业务涉及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等,且极易传导蔓延至其他业务,进而引发系统性风险。同时,城投公司缺乏完善的金融风险评估模型、风险监控机制和风险应对措施,在风险管理方面经验相对不足,尤其在经济形势不稳定、金融市场波动的情况下,可能会对集团产生负面影响。
城投公司布局金融赛道的案例 01、天津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天津市政府通过整合市属国企资源,成立天津泰达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主导对渤海银行、北方信托等金融机构的绝对控股,形成覆盖银行、证券、保险的综合性金控平台。该模式通过集中地方金融资产,提升资源利用效率,缓解财政压力,并实现市场化运作。 启示:政府主导的资产注入与股权整合,打造纯经营型金控平台,以金融工具反哺城市基建。 02、哈尔滨投资集团 哈尔滨投资集团通过控股江海证券(持股44.45%),参股农商行、中融信托等机构,构建多元金融板块。江海证券作为黑龙江省唯一地方券商,贡献了集团主要收入来源,并通过资产管理、投资银行等业务实现产融协同。 启示:以股权投资切入金融领域,逐步形成全牌照布局,但需平衡牌照资源与运营能力。 03、青岛城投金控集团 青岛城投金控集团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核心,通过担保、转贷基金等工具累计扶持小微企业2900余家,贷款余额超80亿元。其创新业务模式包括“银担通”“惠农-光伏贷”等,并设立半导体产业基金吸引矽力杰等高科技企业落地,实现“资本招商”与产业升级的双重目标。 启示:发挥多种金融服务手段优势,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核心,探索出一套可供借鉴的“城投布局金融赛道”方法。
城投公司布局金融赛道的措施
01明确战略方向与合规边界 一是政策合规性审查,遵循中央关于地方债务管理(如“15号文”)、城投平台市场化转型等政策要求,确保金融业务不新增隐性债务。同时,明确业务与政府信用的切割,建立市场化主体身份。 二是战略方向选择,明确自身金融业务的战略方向。 产融结合型:设立产业基金支持新兴产业,推动地方产业升级。 服务主业型:围绕基建、公用事业等核心业务,发展供应链金融、资产证券化等配套金融工具。 综合金融服务型:依托地方资源获取金融牌照(如融资租赁、保理、担保),构建区域金融服务平台。
02获取金融牌照 一是在短期,优先申请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等门槛较低的类金融牌照; 二是在中期,采用合作的方式获取门槛较高的金融牌照,可以通过参股、并购等方式间接获取金融牌照或业务经营权。如参股地方银行、农商行等,参与其经营管理,逐步积累金融业务经验;与大型金融集团合作,共同开展金融业务,借助其牌照优势和丰富经验,弥补自身专业能力短板。三是在远期,在积累相关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同时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加强自身实力建设,进而依托自身实力申请金融牌照。 0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引进金融领军人才。通过猎头定向挖角券商、基金、资管等机构的业务高管,担任金融板块负责人,注入市场化基因; 二是校招与社招双轨并行。与知名财经高校合作开设“城投金融特训班”,定制化培养应届生,同时加强社招,侧重3-5年经验的金融中坚力量,覆盖风控、投研、产品设计等岗位。 三是提高薪酬与建立激励机制。提高薪酬待遇、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空间和激励机制,吸引金融行业优秀人才。 四是搭建实战化培养体系。与券商、信托等合作成立“城投金融研究院”,开展金融业务实战项目演练。 04搭建风险控制体系 一是建立风险管理架构。设立独立法人主体(如金融控股子公司),避免风险向母公司传导;建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配备专业的风险管理人员,负责对集团整体风险进行统筹管理。 二是提升专业化风控能力。搭建覆盖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的评估模型;对投资项目实行“投前尽调-投中监控-投后评估”全流程管理。 三是建设风险预警机制。提前准备风险应对方案,并建设风险监控系统,同时设定风险预警指标阈值,当风险指标超过阈值时,及时发出预警信号,并启动风险应对方案。
在监管政策日益收紧的当下,城投公司均在积极谋划产业化转型,金融业务作为重要抓手,城投公司应积极谋划,通过金控平台、产业基金、创新融资工具等提升市场化能力,转型为金控或类金融集团。但需注重风险管控,具体实践中还需结合区域资源禀赋、政策支持及自身转型阶段灵活选择路径。
上一篇:浅谈“三农”政策指引下,城投公司如何开拓现代农业新赛道?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