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从事宣传工作的体会

石城城投集团 赖南京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行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我是石城县城投集团的宣传员赖南京,是一名城投新兵。今天,很高兴和大家相聚在山清水秀的资溪县,参加全省信息工作会议。感谢省城投协会领导的厚爱,给我发言机会,向大家汇报工作。

  首先,向大家汇报石城县城投集团的情况,我们集团是2006年7月成立的。目前,有综合部、财务部、企划部、造价部、人力资源部、内审中心等6个部门,有国资公司、城发公司、工程公司、华亿公司、土地运营公司(测绘公司)、客家再生资源公司,今年新组建了红翔物资供应公司、万景商品混凝土公司等2个子公司,砖业股份公司已经进入走程序阶段;还有永丰泰公司、水韵春秋旅游发展公司、挺进公司、首创公司、东方分公司、丰源分公司等7个合资公司。2017年,集团实现营业收入7949万元;利润900万元;上交税款2240万元;完成项目投资8.9565亿元。资产总额达到70.69亿元,10年间增长了59倍。

  集团十分重视宣传工作,添置了电子屏,设置了《群策群力》微信群,建立了门户网站,配备了2名宣传员。另一名同志是精准扶贫常驻队员,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在精准扶贫工作上。我除了宣传报道,门户网站更新以外,还要分担材料撰写。五月份,我撰写了基层组织建设的调研文章,参加全国创建“模范职工之家”的先进事迹材料,“最美实诚人”先进事迹材料;以及《能工巧匠》的征文等4篇大文章。

  我认为,从事宣传工作,必须付出比其他同志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坚持“四个要”:

  一、要甘于吃苦,无私奉献。宣传工作是公认的“苦差事”,许多人都不愿碰,更不愿吃这种苦。比如5月14日,领导交办写参加全国模范工会组织评选的材料。我连续两个中午、一个晚上加班,发扬连轴转的精神,按时完成了任务。作为新手要做到行也想,坐也想,吃也想,睡也想,全身心投入才能出成果。记得1981年,县广播电台举办“建党60周年”征文活动,那时我也是新手,为了征文标题,我几天吃不好,睡不香。“七一”前夕的一天午饭后,我顶着火辣辣的太阳,徒步前往采访对象家中找灵感,途中一边走一边想,突然,“党给了他第二次生命”的标题闪现在脑海。回到单位晚饭也顾不上吃,初稿一气呵成。开头是这样写的“大家都知道,人只有一次生命。可是,温院生却说,党给了他第二次生命。”用倒叙的形式娓娓道来。

  二、要加强学习,精通业务。我们必须对单位的情况了如指掌,写稿时才能信手拈来。报道要紧跟形势,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才能提高命中率。比如,精准扶贫工作、民生工程是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是各级媒体关注的重点。今年一季度,我采写的《石城县举行铜锣湾易地扶贫安置集中搬迁入住仪式》、《石城城投集团切实做好扶贫挂点村的控辍保学工作》和《城投干部好作风,自带“粮草”去办公》,由于协会领导和编辑的厚爱,在今年第一期刊用。

  对于宣传报道新手,在加强时事政治学习的同时,还要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熟练掌握消息、通讯、评论、典型材料、调查报告等多种文体的写法,写作中才能得心应手。记得1983年前后,市场上的粮食价格高于国家收购价格,湖北省孝感一个乡镇通讯员写了一篇《黄小运计划向国家交售一万斤粮食,要求国家奖励一辆自行车票》的新闻。这篇消息虽然写得不怎么好,但弘扬了“五讲四美三热爱”的主旋律。稿件到了《孝感日报》一个编辑的手上,可是他认为,交粮就交粮,怎么能向国家伸手呢?顺手把稿件丢进了废纸篓。过了几天,外出采访归来的总编辑在翻阅废纸篓时发现了这篇稿件。经过精心修改,以《黄小运的心愿》为题,配发了评论,在第二天的头版头条刊用。没想到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第二天,全国各大新闻媒体,以及各省市报纸、电台纷纷转载和播出。稿件被评为全国新闻一等奖,黄小运被国家授予劳动模范光荣称号,国家奖励了他一辆永久牌自行车,这就是新闻效应。如果我们能写出全社会都关注的好新闻,就能创造一流业绩。

  三、要做到“四勤”,多采多发。新闻宣传从业者要像蜜蜂一样勤奋,不知疲倦地工作。“四勤”就是嘴勤、腿勤、脑勤和手勤。嘴勤就是多问,从中发现新闻线索。腿勤就是及时深入采访。脑勤就是多想,看到的、听到的多想想,能不能写成稿件。手勤就是及时出稿,当天的事当天做,当天的新闻当天发。有的时效性强的稿件,更要争时间抢速度,否则会成为“马后炮”,徒劳无功。

  当然,也有的新闻可以先把它“养”起来,选择最佳时机厚积薄发。记得九十年代初期,农机站长说,有个老师卖了柴油机、碾米机、刷粉机、缝纫机、锁边机给女儿做嫁妆。那个时候是四五月份,不是报道的最佳时机,到了岁末年初,报道成果性的时候,我以《五机“嫂子”》为题予以报道。开头是这样写的:孔小荣和李小平结婚一年多了。村里的乡亲没有几个知道孔小荣的名字,大家都叫她“五机嫂子”。这篇通讯被大报大台发表。

  四、要关心成果,不断提高。我们写出来的稿件只能算“半成品”,还需要编辑、总编进行精雕细琢。我们的稿件发表后,要仔细研读,看看是怎么改的,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我刚入行那阵子,写的稿件都留了一份底稿,县广播电台在播发时,就一边听一边改。然后,仔细琢磨,编辑为什么这样改,是语法修辞,还是逻辑;是提法,还是数据……避免重复出现错误,稿件质量就会一篇比一篇好,用稿率也就水涨船高了。

  借此机会,发表两条不成熟的建议。一是晋升职称有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建议在信息杂志上开辟一个专栏,创建发表学术文章的平台,为职称的晋升创造条件、提供便利。当然,这样会给编辑增加工作量,需要协会研究解决。 二是建议协会用稿后,给作者赠送一本信息杂志,以便于作者学习和存档。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发表的观点不一定正确,敬请在座的各位领导、各位同行朋友批评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