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原区在实干和创新中建设新城区

2011-12-06 15:44:07  浏览:2750  作者:管理员

  城市是一本百读不厌的书。她的历史文化遗存及其所代表的地域文化是支撑城市灵魂独有的个性特征。城市建筑正是记录城市历史、体现城市卓尔不群风格与魅力的重要符号。

  翻阅城市这本特殊的书,我们赫然发现一些城镇在加快城市化进程中,简单地沿袭了“克隆”思路,一味地追求高楼大厦、水泥马路和霓虹灯的复合效果,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千城一面”的现象,城市的气质、个性、品位在水泥丛林中荡然无存。

  千里赣江之滨的青原区,践行的又是一条怎样的城市建设思路?青原,有“文山故里,红色胜地,儒佛佳境,绿色长廊”之誉。

  得吉安山水之灵性、集庐陵文化之大成、占新世纪风气之先的青原区,其城市建设,注定底蕴非凡。

  青原区的新城区建设,与自身地域特征、历史文化联系紧密,即通过城市项目建设“链接历史,修复记忆”,让青原区的历史文化特征与个性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得到体现和张扬。

  正是在这一思路指导下,青原区坚持以文化的视角做项目,以创新的思维抓建设,坚持“大建设提升品位,大改造彰显特色,大拆迁确保稳定”,大手笔写意“时尚、古典、温婉”的城市气质,举全区之力打造“靓丽新城区”。

  大建设提升品位。正气广场、文山公园、东固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三大工程在内的100多个城建、旅游等重点工程项目协调推进,创建区以来之最,城市功能得以完善,锻造了城市的时尚气质

  青原城区西临千里赣江,东依青原名山。

  2001年建区之前,城区所在地是一个面积仅3平方公里,人口不足两万的河东小镇,触目所及是一片滩涂。

  然“山环水抱、天然形胜”的优越地理环境,为青原区建造滨江花园城市提供了绝好空间条件。且青原占新世纪风气之先,城市化进程后发优势明显。

  在既有基础上,紧扣“全力打造靓丽新城区”的目标,青原区秉承“富规划、穷建设”的理念,加大城市规划成本投入,聘请同济大学规划研究院、浙江大学规划研究院等知名设计单位专家做城区规划,全速推进城市化进程。

  青原新区作为中心城区的重要一翼,始终坚持以中心城区建设为主战场,领导力量向城市建设下沉、机关干部向城市建设集中、经费保障向城市建设倾斜,举全区之力做靓“四大板块”。

  ——建设滨江城。即把推进滨江新区开发作为全区最大的项目、最大的责任、最大的难点、最大的考验来对待,全力抓好征地拆迁,推进九条道路建设,为滨江新区全面开发建设创造成熟条件。

  ——配套大学城。即重点抓好井冈山大学商业服务中心建设,加快新工业园区建设进度,加大井冈山大学周边环境整治力度,为井冈山大学发展壮大提供全面配套。

  ——连通电力城。即在加快华能二期征地拆迁、协助加快项目建设的同时,尽快按照城市道路标准启动华能大道改造,做好沿路土地开发运作,进一步优化通往全市电力基地的交通动脉。

  ——拓展商贸城。即壮大吉安贸易广场龙头,积极启动青原湖旅游景区开发项目和农民发展预留用地建设,抓紧新生社区至老收费站沿线庐陵风情休闲美食一条街改造,培植与吉安贸易广场相呼应的火车站商城、天立步行街、盛世华庭精品汽车广场、和济春天建材装饰街等专业市场建设,加速聚集人流物流信息流。

  如何在项目建设中彰显庐陵文化特征?东固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正气广场、文山公园三大工程是青原区的重点项目,总投资1.16亿元。

  东固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位于青原区正气路以西,总占地62.22亩,主馆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正气广场位于青原区行政中心前,占地80亩;文山公园位于青原区行政中心后面,占地300亩。

  起初,正气广场拟命名为市民广场,文山公园拟命名为后山公园。在经过决策者们几番斟酌后,改为了现名。几字之改,意境迥然不同,青原区的庐陵文化特征浮现于字眼!建成后的正气广场突出大气、正气和灵气,依山就势而立,体现正气文化主题,尽显山水园林景观,让广大市民在休闲的同时,轻松领略庐陵文化,净化心灵,陶冶情操。东固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文山公园不求最大,但求内涵和特色,与周边生态环境完美结合,与城市氛围和谐一致。

  在彰显文化特征同时,青原区高标准推进提升城市功能和产业配套的城市优化工程,将新城区打造为与现代经济发展同步的时尚之都。

  在完善功能配套上,青原区加快城区污水处理厂、滨江小学、青原山中学、区文化馆等项目建设;在发展城市产业上,培植壮大商务广场、步行街、精品汽车广场、建材装饰街等专业市场建设,推进亿通国际酒店、华拓国际大酒店配套建设。

  如今,漫步在青原城区街头巷尾,移步都是景,触目皆为春,一座活力四射、魅力无穷的时尚之都崛起于赣江之畔。

  大改造彰显特色。秉承“链接历史,修复记忆“的理念,开展“三点一线”区域房屋立面改造,还原“青砖黛瓦马头墙,飞檐翘角坡屋顶”的赣中民居模式,凸现了城市古典气质

  青原滨江新城的建设日新月异,但仍有很多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建筑,与城市现代形象及历史文化底蕴均不协调。

  或是拆除重建,或是改造升级,二者必选其一。

  在投入资金有限的条件下,如何才能不靠拆迁却改变城镇面貌,凸显文化底蕴?青原区组织乡镇、街道等相关负责人四进安徽三河古镇,参观学习其立面改造的成功经验,改造要链接历史。青原集庐陵文化之大成,底蕴厚重,史有“吉安先民发祥地”、“文山故里”、“文章节义之邦”、“南禅祖庭”等诸多美誉。全市3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青原区就占了2个,为渼陂古村和陂下古村;渼陂古村、青原山景区先后被评为国家4A景区、国家3A景区;富田镇和新圩毛家村又被评为江西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

  青原扬优成势,立面改造着眼于“充分融入文化元素,彰显庐陵民居特色”,使文化品牌的自觉性充分发挥。

  在“在改造中提升品位、在修复中链接历史”的科学思路引领下,4月份以来,青原区在“三点一线”(三点即临江古窑片区、庐陵风情休闲美食一条街、贸易广场中心街;一线即105国道青东公路沿线)强势启动立面改造工程。以“青砖黛瓦马头墙,飞檐翘角坡屋顶”为主要特征的赣中民居风格立面改造工程,全面拉开序幕:

  所有的房屋建筑融入庐陵文化元素,建造马头墙,墙面粉刷青砖划线漆性涂料,达到青砖黛瓦坡屋顶、飞檐翘角马头墙的总体风格;

  店牌店招统一规格大小、统一着色,名称统一由区旅游部门审定把关;

  所有改造房屋统一由建设部门提供图纸、工作流程安排、工程技术指导;

  ……

  对重点片区、重要部位,如在城区,对吉安贸易广场、庐陵风情美食街等,作为庐陵文化旅游的龙头工程、庐陵风情休闲的精品工程、庐陵建筑改造的样板工程进行全面升级改造,打造浓郁庐陵文化气息的贸易商街和美食休闲中心;在青东公路沿线乡镇,通过对沿街民居的立面改造,庐陵风情初显魅力。

  如今,天玉临江古窑片区、庐陵风情休闲美食一条街、贸易广场中心街改造, 105国道青原段和青东公路沿线临街(路)面房屋建筑改造已到位,青原区完整地向世人展现一条个性张扬、品位上乘的“庐陵文化旅游观光长廊”。

  立面改造还提升了建筑价值,在庐陵风情休闲美食一条街,立面改造带来更多人气的同时带动房租上涨,让群众得到了实惠。

  如今,在贸易广场、在庐陵风情休闲美食一条街,在青原的大街小巷,可以看到庐陵风情的景观特色已完全融入其建筑布局,一个洋溢着古典气质的青原新城款款而来,让人仿佛走进梦里家园。

  大拆迁确保稳定。截至8月底已完成滨江新区、正气广场、华能电厂等项目20万平方米的动迁,没有一户采取强制措施,没有引发一起非正常上访,造就了城市的温婉气质

  加快城市建设,征地拆迁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也是首当其冲必须破解的难题。

  在青原区,拆迁留给了市民一个个温情的回忆。

  今年以年,青原区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了滨江新区、正气广场和华能二期等重点推进项目共1200余户的动迁,总拆迁面积20万平方米,创建区以来集中拆迁体量之最。

  这么大的拆迁量,却做到没有一户采取强制措施,没有因拆迁引发一起非正常上访!

  市里主要领导认为,青原区在拆迁工作中“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在大动迁中实现了大和谐。”

  之所以能交出这样一份答卷,在于青原区树立“拆得下、稳得住、有出路”的理念,在工作中“注重真情互动,坚持公平正义,关注后续保障”:

  ——注重真情互动,始终依靠群众。

  从区直单位、乡镇街道抽调了140名干部,青原区组成28个动迁工作组,进村入户,零距离接触拆迁对象。

  动迁干部按照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带着真情访,作为朋友交,当作亲人帮”的要求,一点一滴地做好群众思想工作。

  依靠群众才能获得支持,以致拆迁一度出现“未签协议先搬家,未付补偿先拆房”的景象。如正气广场项目建设,就是争取了村小组长签下第一份协议,有效带动了村民从开始的不理解到后来支持拆迁。

  ——坚持公平正义,始终相信群众。

  知情权是群众的基本权利,拆迁干部向拆迁群众讲清拆迁补偿政策和惠民措施、城市发展的美好前景和长远利益、政府解决问题的负责任态度和工作进展。

  针对群众对拆迁政策、信息掌握不多的状况,把动迁政策、补贴标准相关资料都发放到动迁的每家每户,相关工作人员的手机号码都上墙公示,方便群众打电话咨询,整个过程做到了阳光操作。

  ——关注后续保障,始终为了群众。

  征地拆迁过程中,致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为群众切身利益着想。

  该区出台失地农民救助办法,为群众解决后顾之忧。出台了失地农民《生活救助办法》、《生活保障优惠办法》等,规定60岁以上失地老人给予每月60-70元生活补助;建设完工了1163套安置房,开发了6个征地村农民发展用地,协调安排了50亩安置地用于解决红光社区水淹区住户建房问题……

  同时,开展了千名党员干部进村入户“关爱失地农民,帮扶困难群体”活动,共捐衣捐被3000余件,捐家电300余台,帮扶失地农民550户,向每户联系对象送上帮扶资金300元,仅区里各级干部帮扶拆迁群众的资金就达16.5万元。

  就这样,拆迁之于青原区城区居民是一幕幕温暖的记忆,一个城市的温婉气质由此而造就。

  城市气质是在城市建设及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青原区以文化的视角推进城市建设,在建起幢幢高楼、座座商厦、条条道路的同时,城市时尚、古典、温婉的气质特征大展风姿。

  一座有品位、有气质的城市,路会越走越宽,前景会越来越美。青原区正是通过提升城市气质和文化品位,吸引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的大聚集,从而推动城市经济实力的大跨越。

  靓丽新城区,为青原经济进一步腾飞埋下了有力的伏笔!


评论区

共0条评论
  • 这篇文章还没有收到评论,赶紧来抢沙发吧~

【随机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