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市场改革机制 助力城市环境优化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环卫行业都是沿袭传统计划经济管理的方式,政府投资,行业统揽,事企不分,管干一体,存在诸多弊端,不利于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不利于人员的合理流动和通过竞争激发人的积极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改革传统的环卫体制势在必行。
2020年11月,湾里管理局结合全局事业单位改革机制,全力整合现有各类资源,通过引入市场机制,用市场化的手段推动“管养分离”,行成服务快捷、管理精细、服务有效的城市管理网格化体系。依据国务院颁布的《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湾里管理局指定辖区内城投公司经营管理并签订特许经营权合同。通过营造市场化氛围,完善市场化运行规则,逐步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监管有力的环卫作业新机制。
一、合理安置人员、妥善处置资产
城投公司在总结国内环卫市场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对机构设置、经费保障、人员安置和资产处置等重要事项制订了城区环卫市场化的具体实施计划。有力协调改革工作,制订推进工作方案,组建综合协调组、人员安排组、资产评估组、标准制定组和经费核定组,并在工作计划指导下推进各项工作。按照“待遇不降低、岗位不改变”的原则,整合原区环卫所、公园所、园林所所有聘用人员,成立施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人员安置平稳顺畅,达到了“无震荡改革”的基本要求。所有环卫、公园、园林特种作业车辆及设备,经景区与城乡管理办公室(原城管局)与城投公司认定清点后拨给企业使用;停车场、公厕、垃圾中转站等不动产仍属政府资产,无偿交由施康环境维护、管养。在确保垃圾中转设施、公厕、果壳箱等环卫公共设施资金投入不降低的情况下,公司再投入500余万元购置了6辆小型高压冲洗车、1辆护栏清洗车、2辆小型扫道车、2辆洗扫车、1辆洒水车、2辆垃圾清运车及1辆高空作业车。在引入新资产同时,确保原国有资产不流失。
二、构建运作框架、制定作业标准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管理系列讲话为指导,紧紧围绕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加快智慧城管系统建设”,按照建立与城镇发展相适应的城市管理体制为目的,按照“干管分离、市场运作、效能优先”的原则,施康环境成立环卫部、设施管理部、园林绿化部,对原来由城管局、招贤镇、站前街办、幸福街办负责的城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人行道的清扫保洁和垃圾清运,公园广场、城市花卉的管理养护,公厕、垃圾中转站的运行维护等职能进行整合管理。环卫部完善道路清扫保洁作业网格化管理,按照《“马路本色”行动环卫作业质量标准》,在建立“机扫、机冲+人工保洁、人工冲洗”的作业模式基础上,清扫保洁作业延伸至绿化带、树池、沿街店铺人行道等区域,对可实施机械化清扫的道路、街巷全面实现道路机械化作业,确保城区主次干道机械清扫化率达到100%;设施管理部、园林绿化部对辖区所有道路上的果壳箱、指示牌、信号箱体、城市花卉、公园广场设施等进行梳理排查,建立台账,做好管养与维护,建立健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市家具管理新机制,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三、加强运行监管、优化考核机制
施康环境根据我局道路街巷实际情况,对城区路段,根据道路标准、设施情况、作业范围和面积,精心测算核定作业量,不断细化机构设置,针对清扫保洁、垃圾收运、设施清洗维护、作业人员规范化管理等制定具体作业标准,并设立“马路本色”管理员、垃圾清运管理员、作业车辆维护管理员等管理岗位,完善城区网格化管理,对负责清扫的所有道路逐一梳理排查,并对网格内的道路清扫保洁、垃圾收集运输、公园广场设施日常维护等管理情况进行巡查。对网格管理中查找和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做到快速有效处置,并就考核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奖惩。同时不断建全管理制度,加强部门监管,量化指标评价体系,完善督查考核办法,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由“花钱养人”转变为“花钱办事”。总而言之,不但要持之以恒地把环卫作业现代化、城市管理人本化贯穿到日常工作中,而且应最大限度地释放工人的工作热情,彻底改变岗责不清、绩效不明等弊端,达到管理服务和质量效益双提升的目的。
环卫作业实现市场化运营,不仅打破了传统“政企不分、管干不离”的工作模式,而且大大提升了道路保洁效率和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为市民营造了一个更加干净、整洁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
现代城市宜居环境的舒适度,不仅关系到市民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也考量着政府行政管理能力。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政府全包”这种城市环卫作业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城市保洁作业的新要求。推行环卫保洁市场化服务,是打造美丽湾里的必然选择,乃是大势所趋。而湾里“外包之路”走得好不好,检验的唯一标准就是要更好地创造一个更加整洁靓丽的市容环境,而这也是施康环境目前的首要任务目标。